市场上课外读物甚多,但良莠不一。有些设计精美,但内容浅易或重覆性高;部分注重语法结构,却题材乏味,无法引起学习兴趣。有儿童出版社,早于十年前发现问题所在,发行益智英语报纸吸引孩子阅读,近年推出电子版。今期访问了负责人Christine细说设计儿童读物心得。
访问前,笔者于官方网站资料上得知,Christine Brendle和合作伙伴Sarah Leventhorpe、Junri Konii Egerton开设KidsDailies,是鉴于当年没有内容适合儿童的读物,因此发行了专为儿童而设的英文报纸。近年,因应科技和社会环境转变,增加了电子版本读物。
电子阅读 贴近儿童需求
从印刷版本至电子版本,在出版界来说,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。Christine指出科技可带来阅读方式的改变,电子版本比印刷版本的阅读方式更多,且更贴近日常生活所需。传统的阅读模式,只有单纯的静态浏览,对孩子来说不太自然。若细心观察孩子的反应,他们不太喜欢纯阅读,Christine的孩子过往也是如此,但若将阅读加入科技元素后,阅读会变得不一样。
例如将文字变成影片和声音,一方面刺激了儿童的视觉和听觉,他们的注意力会增加。另一方面,一些难以辨别的发音、字母或词语等,如字母中的B和D、p和q,当所学习的事物,太相近会容易变成学习障碍。不过,通过科技支援后,阅读和聆听常常可同时进行,且易于加入更多生活例子演绎。简单来说,科技让阅读变得简易和有趣,这一点是十分细微的变化,但对孩子来说,却是更切合需求的转变。
孩子版新闻 引发知识渴望
科技可让孩子用自然和趣味的方式阅读。然而Kids Dailies所致力的不限于此,Christine表示从过往的经验得知,孩子可从阅读培养探索能力,只要有丰富的阅读材料,如每日让他们看到不同的世界事物,就可引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,最终引起他们求知兴趣和增强阅读乐趣,从而得到学习体验。
事实上,Christine相信23世纪全球会走入新阅读模式,人们不再限于印刷版上阅读,阅读可以是影片、图像、字典等,并存在于任何时间、任何地方。以Christine个人为例,她目前每天会在平板上看新闻,于Kindle上读书,科技的阅读方式,确实更简单易用和方便操作;她甚至笑言,或许将出现一个新的阅读名词!
从阅读提升 语文及通识能力
至于香港家长较关心所学,是否与教育课程纲要相关。Christine明确回答,Kids Dailies的内容没有直接相关之处,他们的方向没有追循任何教育制度,出版的刊物有建议阅读的年龄层,如孩子能力较高,也可晋级阅读。
据点击数字统计得知,科学的议题最受孩子欢迎,Kids Dailies也会因此有更多相关的题材。留意到香港孩子在学校,普遍已经有很多功课和测试,Kids Dailies并没有加入相关设计。不过,若细心留意,Kids Dailies内仍也有小量问答,但目的并非测试,设计原因是带动思考,希望从而可引发孩子更深入探索思考,藉此培养出、批判思考等思想,有助他们进一步惯于探求知识。例如Kids Dailies会说很多不同的动物故事,而孩子往往因此会接触更多大自然的相关议题。明天我们再细看Kids Dailies的产品。
iPhone 的保护壳已经有行动电源的功能并不奇怪,不过《popSLATE 2》这款在 Indieg
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愈来愈少用数位相机了, 身上的手机拿起来随手一拍就好了啊! 但是相信很多朋友应该都会
什幺?防水壳?其实 iPhone 7 以后的机种(包括 iPhone X)在官方的规格中,就已经注明
经济部在 7 月 27 日通知世界贸易组织(WTO),台湾将同意资讯科技协定(ITA)扩大或称为 I
被时尚街头追捧的纽约当代艺术设计师 KAWS 这次将触角延伸至家俱界,由巴西知名设计师 Campan
苹果的 Mac 电脑所採用的 macOS 系统,一直比 Windows系统安全,不过即使再安全的系统